top of page

【北美館實習導覽員】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上?成為觀眾與作品的飛行船!

Dear Diary,

我在2020年擔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雙年展的實習導覽員,扮演由藝術家斜槓詩人法蘭克和社會科學家朱利安的共創作品“Muzungu”的中介人(meidator),主要負責引導參觀民眾與作品互動,並協助民眾與藝術家共同完成作品!


*Muzungu這個作品主要呈現發生在剛果的一起種族衝突事件。藝術家邀請觀眾成為共同策展人,融合各種不同的視角,透過牆壁上的證詞、圖片、地圖、徽章等等證據拼湊出事件的樣貌。☞點我看官方介紹


 

登上飛行船以前:申請動機


「雙年展」是北美館行之有年的藝術盛事,我也曾經參觀過之前的展覽。不過就像2020雙年展的主題「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上」,我也常常覺得我跟作品不在同一個星球上,好似霧裡看花又只能走馬看花,所以當北美館公告要招募「實習導覽員」時就決定要好好與作品來個親密接觸,除了可以體驗看看在白盒子裡面工作的感覺,也可以更細緻認識展覽主題跟展件的故事。


飛向宇宙,浩瀚無垠:三大工作亮點

  • 培訓

一般來說,參加這個專案的福利之一就是可以參加策展人馬汀主持的培訓課,但我當時因為時間問題就沒有參與到,後來是由北美館的館員來幫我上課。

雖然錯過了與策展人互動的機會有點可惜,不過我覺得多了培訓課確實可以更快速的理解整個雙年展想要呈現的核心概念,也可聽到更多展覽簡介或導覽不會提到的小細節或幕後故事,對於想要深入了解展覽內容的人來說,真的是一個蠻特別的資源!(更不要說每次排班都要在作品旁邊站3-4個小時,絕對把作品看好看滿!)

  • 夥伴

第二個很有趣的亮點就是透過這個計畫,我認識了不少超級酷的實習夥伴。因為一次值班3-4個小時,如果遇到平日早上觀眾稀疏的時段,就有機會可以多多認識彼此。可能因為大家都是喜歡美術館、博物館的人,都各自有一些神奇的藝文經驗,也可以互相討論喜歡的展覽,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多多認識志趣相同的夥伴。

  • 觀眾互動

由於這個工作就是要引導觀眾理解作品、與作品互動,自然而然就會發展出一套和觀眾互動(搭訕路人)說話的模式,並且不斷進化,尤其這個作品牽涉到國際法庭、種族衝突等較嚴肅的議題,如何邀請觀眾一起參與又不至於讓觀眾被議題的複雜度嚇到是我覺得最微妙又需要思考的地方。


在過程中也可以觀察到大家在看展覽時不同的觀點和習慣,例如有些觀眾喜歡自己摸索、有些則會希望有更多的導覽。觀眾拼湊出來的作品也各有特色,像是我遇過一個觀眾是「地圖控」,他挑選的證據都是和地圖相關的,由遠至近拼湊出整個事件的地理為置和發展;也有觀眾強調的是事件當中的權力關係,並且根據擺放的證詞、圖片的位置來凸顯權力的不對等。





平安降落:總體心得


總體而言,我覺得這是一個loading不算太重,又可以簡單認識博物館工作、認識作品的機會。申請門檻不會太高,就算過去沒什麼相關經驗也可以透過對展覽的熱情和喜歡來爭取機會。雖然參與的工作比較單一,大部分時間都在展場裡面,但相對的很自由,有什麼對作品、策展有關的問題,除了可以直接傳訊息問館員之外,也可以寫信給策展人,通常大家都會很願意分享各種資訊!

我自己覺得最重要的學習就是可以觀察觀眾對作品的反應,並且實際去試試看要怎麼讓觀眾跟作品產生連結,才不會變成單方面輸出很多資訊給觀眾,但觀眾其實無法消化的狀況。









Comments


​追蹤Facebook,關注新消息

  • Facebook
Join our mailing list

Thanks for submitting!

© 2023 by I Made It!.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